歐意安裝 歐意app 歐意okx 歐意數字貨幣交易全指南(數字貨幣期權)
易速小編 編輯時間: 2025-07-24 17:58:45
加密市場投資者總會有這樣一些疑惑:
用戶A:我想要高杠桿來增加收益,同時又不想出現爆倉風險,有這樣的交易策略或產品嗎? (即:高杠桿+無/低風險)
用戶B:每當出現盈利或虧損,我往往會拿不定主意是否需要平倉,數字資產合約交易設止盈止損的方式太難了,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方式來保證止盈止損?(自動止盈止損)
用戶C:能不能出現一種交易策略或產品,無論市場將來是漲是跌,用戶都可以從中賺錢?或者是虧損但有限?(雙向盈利+低風險)
以上這些想法,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隨著加密衍生品市場上期權產品的推出,這些愿望卻可以實現:
投資者A可以購買看漲或看跌期權;
投資者B可采用牛市或熊市差價期權組合策略;
投資者C則使用跨式期權組合策略。
也就是說,目前的期權產品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選擇和投資策略。如果說合約的誕生完成了加密衍生品市場從0到1的突破,那么期權的出現則在廣度和深度上實現了加密衍生品市場從1到10的跨越。現在,我們就來簡單地聊聊加密衍生市場上的期權產品。
在加密衍生品市場上,我們經常遇見的是數字資產合約。相比于數字資產合約,期權產品的設計更為復雜,定價也更為困難。一般而言,期權產品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看漲期權——持有者有權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入某種資產
看跌期權——持有者有權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賣出某種資產
其中,為方便表達,一般我們將看漲期權(call option)稱為買權,看跌期權(put option)稱為賣權。上述定義中所說的特定價格我們稱為執行價格(exercise price)或敲定價格(strike price),一般用大寫字母K表示,特定時間稱為到期日(expiration date)或期限(maturity),用大寫字母T表示。
無論是買權還是賣權,都可以分為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和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其中美式期權是指期權持有人在到期日之前任何時間點都可以選擇行使權利;歐式期權則必須在到期日才能選擇是否行使權利。一般而言,我們使用大寫字母C表示歐式期權的買權,大寫字母P表示歐式期權的賣權,小寫字母c表示美式期權的買權,小寫字母p表示美式期權的賣權。
上述術語都是期權中的關鍵要素,為了更好地讓讀者理解這些的含義,我們以《圣經······創世紀》中的一個故事來說明。根據《圣經》記載,雅各是以色列人的先祖,他在一口井旁遇見哈蘭舅舅拉班的小女兒拉結而愛上了她。雅克為了娶拉結,而同拉班簽訂了一個契約:即雅各在同意為拉班工作七年的條件下,得到同拉結結婚的許可。然而在雅各工作七年后,拉班卻說沒有小女兒先出嫁的規矩,讓雅各再服侍他七年,最后雅各一共工作了14年才娶到拉結。實際上雅各簽的這份結婚許可契約就可以看成是一份簡單的期權。
現在我們就將這個故事與期權結合,來分析期權的重要術語:
期權標的
某一數字資產價格指數(如BTC現貨價格指數)[1]
拉結(女主)
期權類型
目前多為歐式數字資產期權
不可以提前獲得結婚許可,屬于歐式買權
標的指數
同合約的價格指數一樣,采用多個平臺的實時價格編制而成
男主對女主的喜愛程度
計價單位
多采用USD計價,使用BTC結算
采用工作量計價
期權合約乘數
每一個指數點所代表的價格,期權合約乘數為0.1,即現貨指數的每一點代表0.1 USDT。
每1分對女主喜愛程度所代表的工作量,例如每1分喜愛程度代表20天的工作量
行權價格(K)
到期時的執行價格,例如比特幣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為指數20000點,到期時,如果比特幣價格指數高于20000點則行權,否則不行權
七年后,如果男主對女主的喜愛程度如果高于90分,那么男主會選擇與女主結婚,否則不結婚。
到期時間(T)
期權行權的時間點,同合約一樣,數字資產期權主要分為當周期權(weekly),次周期權(Bi-weekly)和季度期權(Quarterly)
七年,當然作為準岳父,為了觀察女婿的表現,可以規定七年勞工后再等三年行權,那么將是10年的到期時間
期權費
購買買權或買權的費用
七年的工作量
交割方式
現金交割,沒有可做實物交割的數字資產指數,采用現金軋差的方式進行交割
實物交割,除去7年工作量的期權費,雅各為娶到拉結又多做了七年的工作(嫁妝費)
在掌握了期權的基本概念后,我們需要理解什么是期權的頭寸。
很多投資者在剛開始接觸期權時,都會被期權復雜的頭寸弄混。與合約市場一樣,任何一個期權合約都有兩方:一方為期權的多頭(即買入期權方),另一方為期權的空頭(即賣出期權或期權承約方【written the option】)。然而,與合約市場不同的是,在合約市場中只有兩種頭寸形式:合約的多頭(買入開多)和空頭(賣出開空);但期權市場中卻有四種頭寸形式:
(1) 看漲期權多頭(買買權)
(2) 看漲期權空頭(賣買權)
(3) 看跌期權多頭(買賣權)
(4) 看跌期權空頭(賣賣權)
不少投資者在看到這四種頭寸時都十分頭疼,不懂得如何區分掌握。實際上,以期權收益來理解上述頭寸最為有效。由于目前數字資產市場上的期權主要為歐式期權,因此我們以歐式期權的收益曲線來反映上述四種頭寸。根據第一節中的符號設定,我們以K表示期權的執行價格,S表示標的資產的到期價格,f表示期權費。
在看漲期權(買權)中,僅當標的資產的到期價格S大于K時,期權持有者才會選擇行權,否則不行權;如果行權,那么將獲得S-K-f的收益[2],如果不行權,那么會產生f的損失,即看漲期權多頭(買買權)的收益為:
max( S-K, 0)-f
而作為看漲期權的賣方(賣買權),收益與買方相反,為:
f-max ( S-K, 0)
即
min (K-S, 0)+f
在看跌期權中,僅當標的資產的到期價格S小于K時,期權持有者才會選擇行權,否則不行權;如果行權,那么將獲得K-S-f的收益,如果不行權,那么會產生f的損失,即看跌期權多頭(買賣權)的收益為:
max( K-S, 0)-f
同理,看跌期權空頭(賣賣權)的收益為:
min( S-K, 0)+f
綜合成如下表格(S為標的物價格,K為執行價格,f為期權費):
從上圖可知,與期權的收益是一條折線,而我們所熟知的數字資產現貨和交割/永續合約的收益卻是一條直線,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這涉及期權與交割/永續合約的本質區別,想要了解更多,請參閱《數字資產期權入門指南(二)—期權 VS 交割/永續合約》
[1] 價格指數是沒有單位的,在合約市場中合約乘數恰好為1,因此很多投資者誤認為指數的單位是1 美元或1 USDT。 [2] 期權的實際收益公式為:期權數量max(S-K,0)合約乘數- f,這里為方便理解,我們默認合約乘數和期權數量的值為1。
相關新聞: